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方案
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部署,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坚持立德树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人才,展示全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成效,选拔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及“淮海职教杯”创业大赛优秀参赛团队,经研究,定于3-4月份举办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机构
本次比赛由市教育局主办,市职教学会就业与创业工作委员会承办,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具体负责赛事组织和实施。
二、竞赛组别及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对接省赛职教赛道设创意组、创业组、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4个竞赛组别。双创知识竞赛组作为个人参赛项目,由各学校按照省赛文件要求,组织全体在校生参赛。
(一)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服务模式或针对生产加工工艺的创新技术,在2023年4月8日(以下时间均包含当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参赛对象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江苏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不能参加本组比赛(科技成果的完成人、所有人中有参赛申报人排名第一的除外)。
(二)创业组。参赛项目在2023年4月8日前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且公司注册年限不超过5年(2018年3月1日后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参赛对象须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毕业5年以内的毕业生(2018年之后毕业)、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或毕业5年内的毕业生(2018年6月之后毕业)。企业法人在2023年4月8日后进行变更的不予认可。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项目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法人代表的股权不得少于1/3,参赛团队成员股权合计不得少于51%。
创意组和创业组参赛项目均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可以跨校组建团队。每个团队的参赛成员(实际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不多于15人(含团队负责人),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参赛团队所报参赛项目,须为本团队策划或经营的项目,不可借用他人项目参赛。
(三)创新启蒙组。该项目重点考察职业学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或生活实际,由学生本人独立或在老师指导下(合作)构思、设计、制作完成新产品和新材料的研发、工艺流程革新或优化等能力,参赛作品可以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产品,也可以是一个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也可以是优化改进的工艺流程,所有作品须以能够演示的实物或模型参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中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有关规定。该组别参赛项目可以申报个人项目或集体项目,参赛对象仅限中职学校(含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技工院校一至三年级)在校生,集体项目团队成员不超过3人,不允许跨校组队,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
(四)实践启蒙组。该组别通过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以及软件模拟,启蒙中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掌握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熟悉创新创业全过程。重点考察学生发现创业机会、分析目标市场、组建创业团队、制定公司战略等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该组别为团队参赛项目,参赛对象限中职学校(含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技工院校一至三年级)在校生,每个团队成员3人,不得跨校组队,指导教师不超过3人。
(五)双创知识竞赛组。该组别旨在营造职业教育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重点考察职业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知识掌握情况。该组别为个人参赛项目,参赛对象为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或江苏开放大学学历教育在读学生。
各学校负责审核本校参赛对象资格。
三、参赛项目要求
(一)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二)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营业执照及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相关复印件、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等。参赛项目可提供当前财务数据、已获投资情况、带动就业情况等相关证明材料。
(三)已获往届国赛金奖和银奖的项目,不可再报名参赛。已获往届省赛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可报名参赛,但占用省级复赛推荐名额。已获前两届省赛一等奖但未获全国总决赛金银奖的项目仍可报名参赛,但仅限推荐参与大赛训练营排位赛以竞争晋级国赛资格,不参加本年度省赛,每校最多推荐1项。
四、参赛项目数量
(一)创意组和创业组:各职业学校报名团队总数不少于8个,其中创业组项目不少于2个。
(二)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各职业学校报名团队总数不少于3个,不多于5个(在省赛获得一、二等奖项目的学校按照项目组别可分别增加1个名额,需提供佐证材料)。
以上赛项将依据市赛成绩,结合省赛名额择优推荐参加省级比赛。凡遴选参加省赛团队,按照2023年省赛文件,认真做好备赛工作。
五、比赛报名
创意组和创业组:市级比赛参赛团队均须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https://cy.ncss.cn)或国赛微信公众号(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赛事咨询通过“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微信公众号进行,参赛团队可在“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资料下载板块,下载学生操作手册,按照手册指导报名参赛。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3月30日(如相关平台未开通,则先参加市级比赛,省赛开始后补报名相关材料到指定网站)。
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由各学校根据参赛名额,以学校为单位集中报名至大赛组委会。
双创知识竞赛组:学生登录“江苏职教风采”微信公众号或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站(http://www.jstve.org/)“2023年江苏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大赛知识竞赛”,激活学籍号后进行在线学习和答题(具体时间按照省赛文件另行通知)。
六、竞赛形式
大赛采取校级初赛、市级决赛两级赛制。各校于3月份自行完成校级初赛,4月中旬在江苏省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举行市级决赛。
创意组和创业组:参赛团队均须做好现场展示、答辩准备(10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
创新启蒙组:参赛项目团队需携带参赛作品以展位布展(限200cm*200cm以内实物,超过此规模的实物不能带至现场,可以提供1分钟视频演示)和现场答辩形式参赛。
实践启蒙组:参赛团队需赛前提交商业计划书,现场进行陈述和答辩(10分钟陈述、5分钟答辩)。并在“创业之星”软件平台进行创业模拟比赛。
双创知识竞赛组:参赛选手登录江苏职教风采微信公众号或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站(http://www.jstve.org/),在30分钟内完成100道试题考试,满分为100分。系统将根据在线学习成绩与省级复赛成绩计算得出综合得分,综合得分90分及以上的参赛学生将晋级省级决赛。决赛试题的50%来自“全题库版块”,50%另行命题。参赛学生登录上述微信或网站,在30分钟内完成100道试题考试,满分100分。
七、奖项设置
1.创意组、创业组、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分别设奖,一等奖占参赛总数10%,二等奖占参赛总数20%,三等奖占参赛总数30%。此外,创意组设“最佳创意奖”1个;创业组设“最具商业价值奖”和“最佳带动就业奖”各1个;创新启蒙组设“创新启蒙之星”1个;实践启蒙组设“创业启蒙之星”1个。
2.优秀指导教师奖,对获得一、二等奖项目的指导老师颁发优秀指导教师奖。
3.优秀组织奖,根据参赛团队获得奖次和学校参赛组织情况计分,一等奖计5分、二等奖计3分、三等奖计1分,评选优秀组织奖若干。宣传组织不到位、报名数量未达到指标要求的不得参评优秀组织奖。
4.先进个人奖,对在大赛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颁发先进个人奖。每个单位可推荐1人。
5.双创知识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对于在省双创知识竞赛中受到表彰的学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校负责审核推荐优秀指导教师。
八.材料提交
1.创意组、创业组:各项目团队需提交参赛报名表、商业计划书与展示视频(时长不超过一分钟,视频格式H.264 MP4,画面流畅,声音清晰,大小不超过20M。展示视频不作硬性要求)等有关材料。此外,创业组项目提交营业执照、股权结构等证明材料。
2.创新启蒙组和实践启蒙组:创新启蒙组需提交参赛报名表、查新报告、研究报告等材料。申报者须在项目研究开始前和申报参赛前对项目选题和内容分别进行查新检索,并提交查新报告;研究报告字数应不少于1000字,结合自身专业特色,站在“创造性、新颖性、实用性”角度,评价作品的技术特征,与现有产品的不同点等,详细介绍实施(使用)方法及作品原理。实践启蒙组需提交参赛报名表、商业计划书等材料。
九、竞赛规则
1.参赛团队成员须持本人身份证、学生证参赛;在比赛正式开始30分钟前检录并进入赛场候考区,比赛开始后停止检录,未检录的项目视为弃权处理。
2.参赛选手比赛顺序由抽签决定,不得擅自变更;严格遵守赛场纪律,服从评委、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在竞赛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赛场,如有特殊情况,须经评委同意后作妥善处理。
3.比赛期间除评委、现场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比赛区域。
4.创新启蒙组比赛期间,每组展位上只留一名讲解员讲述或答辩,其余人员均不得进入比赛区内,评委评审过程中,禁止其他人员从旁解释或说明,以防误导评委。
十、申诉与仲裁
1.参赛选手对评判以及工作人员的行为有异议的,可以提出申诉,但必须提供确凿证据。
2.选手申诉均由领队提出,在比赛结束后两个小时以内以书面形式向仲裁委员会提出。
3.仲裁委员会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或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按弃权处理。
十一、其他说明
各职业学校要认真做好本校大赛宣传动员,积极组织学生参赛,为在校生和毕业生参赛提供必要的条件和支持,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创新创业。同时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积极推进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不断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水平。各校应指定专人负责创新创业大赛宣传工作,并及时向市教育局网站报送信息。
联 系 人:倪年朋 联系电话:0518-85987101
电子邮箱:13054099@qq.com
地 址:连云港市海州区霞辉路1号
表1
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报名表
项目名称 |
| ||||||
参赛组别 |
| ||||||
项目简介 (500字以内) |
| ||||||
团 队 成 员
| 负 责 人
| 姓名 | 所在/毕业院校 | 入学时间 | 学制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
|
|
|
|
| ||
主 要 成 员
| 姓名 | 所在/毕业院校 | 入学时间 | 学制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
|
|
|
|
|
| ||
|
|
|
|
|
| ||
指导 老师
| 姓名 | 院校 | 研究方向 | 职务/职称 | 手机号码 | 电子邮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参赛承诺和声明 | |||||||
各组别参赛团队承诺: 本项目未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未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一经发现与承诺内容不符,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创新启蒙组呈交大赛的作品设计版权归本人(团队)所有。包括但不限于作品图片、设计方案等所有信息以及大赛主办方拍摄的照片和影像资料,大赛主办方享有无偿的永久的公益性宣传、展出、出版及使用权。 指导教师(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学校盖章: 日期: |
表2
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汇总表
学校(公章): 联系人: 手机: 邮箱:
学校名称
| 项目名称
| 项目组别
| 项目类别
| 项目 负责人
| 团队主 要成员
| 指导教师 | 备注 | ||
教师1 | 教师2 | 教师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3
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学校联系人信息
学校 | 部门 | 姓名 | 职务 | 办公电话 | 移动电话 |
|
|
|
|
|
|
表4
2023年连云港市职业学校创新创业大赛评审要点
创意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数 |
教育维度 | 1.项目应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家国情怀,恪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2.项目符合将专业知识与商业知识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基本过程和基本逻辑,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素养和认知的塑造力。 3.体现团队对创新创业所需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识、行业知识等)与技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的娴熟掌握与应用,展现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效力。 4.项目充分体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5.项目能充分体现院校在职业教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体现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 30 |
创新维度 | 1.具有原始创意、创造。 2.具有面向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 3.项目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 4.鼓励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及创新,侧重于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民生类创意等。 | 20 |
团队维度 | 1.团队的组成原则与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团队是否具有支撑项目成长的知识、技术和经验;是否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2.团队的组织构架、人员配置、分工协作、能力结构、专业结构、合作机制、激励制度等的合理性情况。 3.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情况;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创立创业企业的可能性情况。 4.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20 |
商业维度 | 1.充分了解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形成完备、深刻的产业认知。 2.项目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对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有清晰地了解,并据此制定合理的营销、运营、财务等计划,设计出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展现团队的商业思维。 3.其他:项目落地执行情况;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已有盈利能力或盈利潜力情况。 | 20 |
社会价值维度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3.项目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 | 10 |
创业组项目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数 |
教育维度 | 1.项目应弘扬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家国情怀,恪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培育创新创业精神。 2.项目符合将专业知识与商业知识有效结合并转化为商业价值或社会价值的创新创业基本过程和基本逻辑,展现创新创业教育对创业者基本素养和认知的塑造力。 3.体现团队对创新创业所需知识(专业知识、商业知识、行业知识等)与技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的娴熟掌握与应用,展现创新创业教育提升创业者综合能力的效力。 4.项目充分体现团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5.项目能充分体现院校在职业教育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体现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等模式在项目的产生与执行中的重要作用。 | 20 |
商业维度 | 1.充分掌握所在产业(行业)的产业规模、增长速度、竞争格局、产业趋势、产业政策等情况;具有明确的目标市场定位,充分掌握目标市场的特征、需求等情况;具有完整、创新、可行的商业模式。 2.经营绩效方面,重点考察项目存续时间、营业收入(合同订单)现状、企业利润、持续盈利能力、市场份额、客户(用户)情况、税收上缴、投入与产出比等情况。 3.经营管理方面,是否有清晰的企业发展目标;是否有完备的研发、生产、运营、营销等制度和体系;是否采用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以确保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4.成长性方面,是否有清晰、有效、全方位的企业发展战略,并拥有可靠的内外部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实现企业战略,以建立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 5.现金流及融资方面,关注项目融资情况、获取资金渠道情况、企业经营的现金流情况、融资需求及资金使用情况是否合理。 6.项目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情况。 | 30 |
团队维度 | 1.团队的组成原则与过程是否科学合理;团队是否具有独特的支撑项目成长的知识、技能、经验以及成熟的外部资源网络;是否有明确的使命愿景。 2.公司是否具有合理的组织构架、清晰的指挥链、科学的决策机制;是否有合理的岗位设置、分工协作、专业能力结构;是否有良好的内部沟通机制;是否有合理的股权结构、激励制度等。 3.团队对项目的各项投入情况及团队成员的稳定性情况。 4.支撑公司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公司关系的情况。 | 20 |
创新维度 | 1.具有原始创意、创造。 2.具有面向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 3.项目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 4.鼓励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及创新,侧重于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民生类创意等。 | 20 |
社会价值维度 | 1.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3.项目对社会文明、生态文明、民生福祉等方面的积极推动作用。 | 10 |
三、创新启蒙组评审规则
(一)基本要求
1.参赛作品要求:①独立或完整的产品;②设备或仪器中的零部件;③如果限于条件暂时不能制成实物的作品需以能够演示的模型参赛。
2.可申报创新范围:①原始创新的作品;②对现有技术、产品进行新组合的集成创新作品;③对已有技术、产品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再创新的作品。
3. 参赛学生在开展研究的各阶段应自觉遵守科学研究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应反映申报者本人的研究工作,对于指导教师或他人协 助完成的内容要在报告里进行明确说明。
4.不予参赛的作品:①项目内容和研究过程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②药品和食品;在研制和使用的过程中危及生命财产安全的作品;与国家现行法律和法规有抵触的作品;③仅有发明创新意图但尚未形成发明实体的作品;已由他人发明、公开、已申报专利的作品;④计算机软件(含课件、教学软件)、计算机动画类作品不列入大赛评审范围。但使用计算机作为技术开发工具(指计算机控制、计算、辅助设计等)的创新成果或产品,可以参加评审。
(二)作品学科分类及认定标准
按作品申报者人数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不超过2人,每个集体项目应确定一名第一作者,其他为署名作者)。按所研究的领域分为机械类、自动化类、其他类3个类别。
(三)评审原则。
评审依照“三自”和“三性”原则进行。
“三自”:① 作品的选题由学生结合本专业,自行提出和发现。② 作品的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部分由学生本人构思(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设计和研究完成。③ 作品主要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完成。
“三性”:① 科学性:作品的选题与成果具有科学技术意义,技术设计方案合理,发明与创新过程符合科学性。② 创新性:作品的新颖程度(指在申报日前没有同样的发明或创新的成果公开发表过和使用过)、先进程度、技术水平与难易程度的先进性。③ 实用性:指发明或创新的作品可以转化为产品,有可预见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应用意义与推广前景。
参赛作品相关技术均不得向评委保密,必须按照申报要求向评审委员会提交全部必要的资料。参赛作品如已使用别人的已经注册的知识产权的部分,在申报时应予以说明出处。参赛作品的技术成果受到法律保护。大赛组委会负有对外保密责任。
如发现资格不符合规定、弄虚作假、剽窃他人成果、不能如实申报相关材料和主动声明引用他人技术成果者,将取消其参赛资格,直到收回其所获名次和奖励。
(四)评审流程
省级复赛阶段,将根据参赛作品学科专业分类,经评审委员会专家线上评审确定晋级省级决赛作品及三等奖作品。晋级决赛的作品将参加公开展示、现场答辩等环节,经评审委员会专家现场评审确定一、二等奖作品。晋级省级决赛作品需提供展板设计稿(90cm*120cm)、实物模型等参加展示及问辩,相关事项另行通知。
(五)知识产权保护
1.参赛者申报的作品不得侵犯其他任何第三方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名誉权或其他任何合法权益。
2.参赛者申报的作品所包含的任何文本、图片、图形、音频和/或视频资料均受版权、商标和/或其它财产所有权法律的保护,未经参赛者同意,上述资料均不得在任何媒体直接或间接发布、播放、出于播放或发布目的而改写或再发行,或者被用于其他任何商业目的;但对参赛作品内容摘要汇编、发行和参赛作品内容公益性宣传的权利属于大赛主办方。
四、实践启蒙组评审规则
实践启蒙组项目评审由商业计划评审和模拟创业对抗评判两部分组成,参赛团队成绩=商业计划评审得分(商业计划书、现场展示答辩,总分100分)×80%+模拟创业对抗评判得分(总分200分)÷2×20%。
(一)商业计划评审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分数 |
项目概述 | 简要介绍公司产品或服务、竞争优势、盈利模式、投资收益及未来展望等。鼓励项目体现创意、创造和创新。 | 12 |
产品/服务介绍 | 准确定义产品/服务的概念、功能及特性,分析产品的创新性和市场竞争力,预测产品的市场前景等。 | 10 |
市场分析 |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行业发展前景、趋势,分析本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状况、竞争状况、目标顾客、市场容量等。 | 15 |
公司战略 | 结合竞争优势制定公司发展计划与目标,说明产品研发方向和产品线扩张策略,分析主要的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等。 | 10 |
管理团队 | 突出团队成员所具有的能力,明晰公司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人员配置及岗位职责。 | 10 |
营销策略 | 根据项目特点,分析消费者的特点、产品的特性,制定恰当的价格,选择合适的渠道,制定适合本企业的营销推广策略。 | 15 |
财务分析 | 合理确定资金结构和规模,资金的取得与运用经济合理,投资预算表、预计利润表齐全,定期进行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 18 |
风险及应对策略 | 客观分析本项目可能面临的技术、市场、财务等风险问题,提出可行的规避计划。 | 5 |
社会责任 | 企业做到合法经营、诚实守信,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 | 5 |
(二)创业模拟对抗评判要点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得分 |
盈利表现 | 考核企业的盈利状况,盈利表现=所有者权益/所有企业平均所有者权益*盈利表现权重。 | 60 |
财务表现 | 考核企业的财务综合表现,财务表现=(本企业平均财务综合评价/所有企业平均财务综合评价的平均数)*财务表现权重。 | 60 |
市场表现 | 考核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市场表现=(本企业累计已交付的订货量/所有企业平均累计交付的订货量)*市场表现权重。 | 40 |
投资表现 | 考核企业的发展系数,投资表现=(本企业未来投资/所有企业平均未来投资)*投资表现权重。 | 20 |
成长表现 | 考核企业的销售业绩,成长表现=(本企业累计销售收入/所有企业平均累计销售收入)*成长表现权重。 | 20 |
紧急贷款
| 进行季度结算时,如企业资金链断裂,则系统会自动向该企业发放紧急贷款,紧急贷款每次-5分。 | -5(每次扣5分) |